家乡是一座临海的小城,承载了我十八年的旧忆。
车铃当啷,海风拂面,一面是海,一壁是树。是我在家乡最常看到听到的景象。我的家乡,百岛之城,它的名字是珠海。
百岛之城得名于珠海附近环抱的诸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一座座比邻而居。家里人出去玩,时常爱到海岛上去,在海滩上晒太阳。小孩儿在细沙上堆砌城堡,又能享用滋味鲜美的鱼、虾、蟹,过个慢节奏的假日。可以说,出海是我们的日常,并不稀见。
珠海人出门见海,在那条环绕着海岸的情侣路旁,我常漫步。看见身姿婀娜的渔女手捧夜明珠伫立海之畔,眉目低垂,温柔慈悲地注视日出而作的渔民们。看见港口停靠的渔船大小不一,整齐排列着泊在岸边,这都是些上了年岁的旧渔船。汽轮起航的喇叭声间或划过海面,惊起阵阵海鸟,卧在海中岛屿上的日月贝洁白晶莹,青翠簇拥着它。
夜晚,在海边放眼望去,金碧辉煌,千万家灯火尽揽怀中。我是个有点浪漫情思的人,总爱吟风弄月,抒发一番。那天兴致正好,时机正好。就在渔女像的下方,我们坐在礁石上,看见不远处是沙滩,有孩童嬉语,而另一边是暖色的光,有歌声轻柔流淌。指航灯来回巡过,在夜色中亮起一道穿破黑夜的光束,似乎头顶的月色也无法与它媲美。这是渔民回家的道标啊。
离开家乡已两月有多,但珠海的景、人、事都还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时间的流逝没能抹去我对家乡的半点记忆。
我生在珠海,长在珠海,邻近的是澳门和香港,听的是粤语,从小看的是TVB的电视剧。对于珠海人来说,抽一天的周末到澳门去逛街购物是很寻常的事。坐两个小时的船到香港去过一个两天一夜的旅行也很普通。街头的语言粤英混杂,街两旁的建筑风格也隐约受到葡萄牙和英国的影响,带有欧式的痕迹。小时候不觉什么,长大后到了他乡,才恍然发现原来不是人人都对去港澳习以为常,大概就像对滁州的人来说,去南京也只是十来分钟的路程那样稀松平常吧。在外地求学,总归是异乡人,常会怀念起在家乡能用家乡话与人对话的环境,和从前生养我的那一方水土。
想起家乡,似乎和海脱不了干系。因为沿海,所以台风是每年常有的。珠海的红宝石9999hbs也已经习惯了在台风天停课,然后在家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权当给无聊枯燥的学习生活添一味调料。
在珠海人的眼里,白色预警甚至是算不上台风的,哪怕是红色的风球挂上,我们也敢到海边去一观那波澜壮阔的千堆雪。大抵我比别人是多几分惰性,因此不曾在台风天去看过海,只知道台风刮起来的时候,海岸边的树都被摇乱,吹得猛时,甚至是拦腰截断。炎热湿润的沿海地带,也就只有刮风的那几天,可以说是凉爽而又沁人心脾的。
谈到海,难免想起异邦人很想看海。曾经在公车上偶遇送小孩来上学的外地人,问我到海滨公园是不是就能看到海。我说是啊,但你得穿过这个公园。
那海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保持缄默的,沉默地看着我成长。就像我在海滨公园度过了一个个周末,沿着海到了吉大,夜晚坐着公车游览,细细将海和旁边的岩石堆、远处的小山一一看过。
幼时,家里人都曾单独带我到海边玩过,因而我记得夏夜里坐在妈妈单车后座吹风的惬意和欢笑;记得跟爸爸一起骑单车到沙滩边戏水,在石头堆里找螃蟹、用瓦片打水漂的乐趣;记得和姐姐一起在海边游泳,奶奶在树荫下看着我们的那一幕。
海的岸很长很长,长到这片海的沿岸存下了我这么多的往日时光。我许多旧照都是在海边留下的。那片绿茵草地,那姿态奇妙的艺术塑像,那供人憩息的石椅,那铺着石砖的路,还有年幼的我。再回首看去,虽不说感动落泪,但也会轻叹一声流光容易把人抛,还是很想回到那些无忧无虑的年岁里去,重走一遍当年我去玩耍、去成长的路径。
时间很快,一年年走来时或许不觉得,但当我在十八岁走过某处,会突然想起七八岁的自己曾经在这里留下过怎样的回忆,然后不由得带着怀念微笑。记得在某处上坡路旁的秋千,曾是我流连忘返的地方。奶奶家门口的小院,曾有一套石桌椅,我和朋友曾在那上面做过幼稚的小孩儿游戏。那儿或许还有一条长凳,凳前的空地曾是我和姐姐浸在充气泳池里和过路的爷爷奶奶打招呼的地方。当时的邻里关系是很熟稔的,充满着温暖和关怀,左右街坊都见着我和姐姐长大。附近的花街、书店、仿英式的小巷……全是我走过的痕迹。风里传来的,是我最熟悉的清香。
我是有些感伤的,怀念总是突如其来,让我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某次与同学重回小学附近去探望老师,路过曾经居住的小区,回忆卷席而来,叫我恍惚间拉了同学走进曾经的住所,重新站在当年那一扇门前。什么都没有变,隔壁的奶奶也依旧那副模样,只是我很久不住这里,她大约也认不出我了。我看到她有几分警惕的眼神,不免尴尬,才认清自己这在他人门口干站的行为有多么诡异……大概是鬼使神差吧。
那天我仓皇离开,带着格格不入的慌乱,再也回不去昨天,只能继续向前走。
说了很多关于这座城的旧事,细细数来才发现原来我有这么深的眷恋和不舍。但我依旧不曾后悔过来外地求学。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便已坚定了要考去外省上大学的决心。如今我虽然体会到思乡滋味,但仍然感谢自己做的这个决定。看过更多的风土人情,了解过外省的人文环境后,我才有种看到更广阔世界的惊讶和新奇。
高考前听过一句话,上大学就是从你住腻的城市到别人住腻的城市,看别人看腻的风景。尽管我像是离不开过去的小城,但我确实是走出来了,到别的地方,经历未曾经历的,见此前未见的。我知道四年过去后我还会再回到那座我怀念的城市,我也期待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再次与它相遇。
我不得不接受的成长,和我甘之如饴地成长,还有,永存心中的临海之滨。
编辑:夏芮芮,初审:王小婷